北京基因組所揭示半甲基化在基因表達調控中的作用
DNA甲基化是最早發(fā)現的表觀遺傳標記之一,在真核細胞基因表達調控中發(fā)揮重要作用。隨著DNA甲基化檢測技術的進步,研究發(fā)現DNA甲基化具有完全甲基化和半甲基化兩種狀態(tài),以及可以穩(wěn)定遺傳的半甲基化修飾。關于DNA半甲基化是否具有獨特的生物學功能仍有爭議,因而需要對DNA半甲基化進行研究。此外,傳統(tǒng)的基于堿基化學轉化的甲基化測定技術對DNA造成較大損傷,因此亟需開發(fā)更為溫和高效的半甲基化測定方法。
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(國家生物信息中心)徐晨歡團隊,利用特異性識別DNA單鏈甲基化的限制性內切酶MspJI,開發(fā)了不依賴于堿基轉化的半甲基化測定技術——Mhemi-seq(MspJI-assisted hemi-methylation sequencing)。相較于傳統(tǒng)DNA甲基化測定技術,Mhemi-seq具有兩個優(yōu)點:一是Mhemi-seq不依賴于堿基轉化,避免了對DNA造成損傷,因此可更高效的對微量DNA中CpG的甲基化狀態(tài)進行鑒定;二是Mhemi-seq可以通過對MspJI酶切位點的分析,直接實現對單CpG上半甲基化狀態(tài)的鑒定。
科研人員將Mhemi-seq應用于淋巴母細胞系GM12878以及兩種人源胚胎干細胞H1和H9,并建立了這三種細胞的甲基化和半甲基化圖譜。Mhemi-seq生成的甲基化圖譜與堿基化學轉化方法得到的甲基化圖譜基本一致,證明Mhemi-seq可以準確的捕捉到單CpG分辨率的DNA甲基化狀態(tài)。研究對Mhemi-seq的結果進行分析發(fā)現,半甲基化CpG可以抑制轉錄因子CTCF的結合和PCGF1調控的基因表達,且其抑制程度與完全甲基化較為相似,暗示半甲基化或可實現通常DNA甲基化對基因表達的調控作用。此外,該研究利用Mhemi-seq,在反轉座子Alu原件上發(fā)現了一類和Alu表達相關的特殊DNA半甲基化。
綜上所述,Mhemi-seq可以精準高效的鑒定基因組中CpG的甲基化和半甲基化狀態(tài),為DNA甲基化研究領域提供了新的便捷工具。
1月24日,相關研究成果以Uncovering the roles of DNA hemi-methylation in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using MspJI-assisted hemi-methylation sequencing為題,發(fā)表在《核酸研究》(Nucleic Acids Research)上。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等的支持。
Mhemi-seq實驗原理(上)及半甲基化在CTCF結合和PCGF1調控的基因表達中的作用(下)
來源:中科院


本文系作者 @TIMEDOO 原創(chuàng)發(fā)布在 肽度TIMEDOO。未經許可,禁止轉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