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RNA技術帶來艾滋病疫苗破局希望
全球約有4100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(HIV),但目前還沒有針對它的疫苗。而在一項7月30日發(fā)表于《科學-轉化醫(yī)學》的研究中,一項早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,兩種使用mRNA技術的候選疫苗引發(fā)了針對HIV的強效免疫反應。
HIV顆粒通過膜結合蛋白進入細胞。圖片來源:Steve Gschmeissner/Science Photo Library
該試驗是測試抗HIV mRNA疫苗的第三個試驗?!斑@是最初步的研究,因此非常非常重要?!卑拇罄麃啽说谩ざ酄柕俑腥九c免疫研究所所長、傳染病醫(yī)生Sharon Lewin表示。她指出,在設計病毒疫苗時,研究人員通常會研究身體如何從系統(tǒng)中清除病原體。但由于HIV攻擊免疫系統(tǒng),身體很難能將其清除。因此,針對該病毒的候選疫苗必須通過大量反復的試驗進行測試。
這使得HIV疫苗成為應用mRNA技術的理想領域。與其他遞送方式相比,mRNA疫苗可以在幾個月內低成本地快速修改,這讓研究人員能夠測試不同的策略。這些疫苗以mRNA的形式向細胞傳遞指令,要求細胞產生通常在病毒表面發(fā)現(xiàn)的特定蛋白。這一過程能誘導免疫反應,幫助身體在接觸到真正的病毒時能夠識別并清除它。
HIV利用其外膜上的“包膜”蛋白來結合并感染細胞。在這項研究中,研究人員在美國10個研究地招募了108名年齡在18至55歲之間的健康成年人,測試了兩種膜結合候選疫苗和一種非結合候選疫苗。他們對比了兩種疫苗策略:一種是HIV候選疫苗的標準方法,即引導細胞產生自由漂浮的包膜蛋白;另一種則是mRNA疫苗,它指示細胞制造出附著在細胞膜上的包膜蛋白,這與蛋白在活病毒上的存在方式類似。
參與者每人在數(shù)周內接受3劑單一疫苗,劑量分為低劑量或高劑量,接種的疫苗是隨機選擇的。研究結果顯示,接種膜結合蛋白疫苗的參與者中,約有80%產生了能夠阻止該蛋白進入細胞的抗體。相比之下,接受非結合蛋白疫苗的參與者中只有4%產生了相應的抗體。
“差異相當顯著?!盠ewin說。她認為這些發(fā)現(xiàn)將為未來候選疫苗的開發(fā)提供信息。
大部分參與者都對不同劑量下的3種疫苗良好耐受,但有6.5%的參與者出現(xiàn)了蕁麻疹癥狀,其中5人的癥狀持續(xù)了6周以上乃至數(shù)年。這種反應在每種疫苗都被觀察到。研究團隊在5月的先前試驗中也觀察到了類似的癥狀。
論文通訊作者之一、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William Schief和同事認為,可能是HIV和mRNA的某種結合導致了這種副作用。他們計劃專注膜結合蛋白,采用更低劑量的mRNA進行試驗,以觀察這是否會減少蕁麻疹的發(fā)生。
相關論文信息:https://doi.org/10.1126/scitranslmed.ady6831
來源:中國科學報


本文系作者 @TIMEDOO 原創(chuàng)發(fā)布在 肽度TIMEDOO。未經許可,禁止轉載。